新闻资讯

PG电子app八马茶业转战港股IPO业绩增速放缓 砸666亿打广告频涉虚假宣传

  近日,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八马茶业”)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,拟在主板挂牌上市。如果此次成功上市,PG电子登录八马茶业将成为继澜沧古茶(后的港股茶叶第二股。

  据最新招股书显示,2022年—2024年前三季度(以下简称“报告期”),八马茶业累计营业收入超55亿元,净利润达5.8亿元,但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及净利增速均明显放缓。

  八马茶业的研发占比及高企的营销支出一直备受诟病。报告期,公司的销售费用占总营收的比重超过三成,其中用于广告与宣传的开支合计达6.66亿元,同期投入的研发费用仅2990.5万元。

  目前,我国茶行业的市场化程度较高,但行业集中度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,资本市场中茶叶上市公司也较为稀少,尤其缺乏龙头品牌茶企的引领。八马茶业能否打破“有品类无品牌”困境?

  官网显示,八马茶业成立于1997年,是一家全茶类全国连锁品牌企业。主要从事茶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、标准输出及品牌零售业务,产品覆盖乌龙茶、黑茶、红茶、绿茶、白茶、黄茶、再加工茶等全品类茶叶以及茶具、茶食品等相关产品。

  据招股书披露,以2023年末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计,八马茶业在中国茶叶市场排名第一,拥有两个茶叶精制生产基地:安溪、武夷山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,按2023年销售收入计,八马茶业在中国乌龙茶和红茶市场排名第一。

PG电子app八马茶业转战港股IPO业绩增速放缓 砸666亿打广告频涉虚假宣传

  尽管如此,八马茶业的上市之路却不是这么“顺畅”。早前,八马茶业已数次冲刺资本市场,于2015年作为“新三板铁观音第一股”在新三板挂牌上市,后于2018年4月从新三板摘牌。

  2021年4月,八马茶叶向深交所申请在创业板上市,后于2022年5月撤回申请,同年8 月,八马茶叶提交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,期间经历一轮问询,此后考虑到A股上市时间表存在不确定性,2023年9月正式撤回申请。

  在中小板、创业板、深市主板接连失利,2025年,八马茶业将目光投向了港股市场。

  从业绩来看,据最新招股书,2022年—2024前三季度,八马茶业营业收入分别为18.18亿元、21.22亿元、16.47亿元;净利润分别为1.66亿元、2.06亿元、2.08亿元。

 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,从增速来看,八马茶业的业绩出现波动下滑。上述报告期,八马茶业的营业收入增幅分别为4.2%、16.7%、0.98%,净利润增幅分别为1.8%、24.1%、12.6%。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及净利增速均明显放缓。

  八马茶业主要通过直营线下门店、加盟商、直营网店与电商平台销售产品。而茶叶销售渠道普遍偏传统,报告期内,八马茶业线%左右,线%左右。

  其中,向加盟商销售产品的收入构成了公司营收的半壁江山。报告期,八马茶叶向加盟商销售产生的收入分别为9.12亿元、10.73亿元及8.19亿元,分别占同期总收入50.2%、50.6%及49.7%。

  但该板块毛利率最低。2024年前三季度,八马茶业向加盟商销售茶叶的毛利率为46%,远低于公司线%的毛利率。

  门店方面,截至2024年9月末,八马茶业于中国共拥有3498家线%。最新财报披露,今年1月10日,八马茶业线家。

  加盟商数量如此庞大,八马茶业如何做好加盟商的新增、退出、存续机制,如何保持公司的可持续发展、确保产品质量等,都是挑战。

  回归到八马茶业的模式,早在递表深交所的招股书中,八马茶业就曾明确,公司自主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铁观音以及部分岩茶,小部分茶叶为自主分装,而其他大部分产品都是定制采购。

  通俗的讲,八马茶业与中国茶叶、澜沧古茶以生产为主的模式并不相同,其并非茶叶的生产者,而是“搬运工”,公司不参与生产、包装环节,仅承担采购和运输的成本。也因此,八马茶叶并没有非常深厚的护城河。

  据其公开的招股书数据,2019年—2021年,八马茶业采购产品中定制成品茶占比分别为51.92%、47.42%和47.85%。占比过半的茶叶采购量,也是资本市场质疑八马茶业属于零售业的重要原因。

  此外,八马茶业一直被外界诟病存在研发投入低,销售及营销支出占比高的问题。

  招股书显示,报告期,八马茶业的销售费用分别为6.17亿元、6.81亿元、5.20亿元,占总营收的比重为33.93%、32.08%、31.55%,均超三成。其中,用于广告与宣传的开支分别为2.09亿元、2.52亿元及2.05亿元,累计高达6.66亿元。

  同期,八马茶业的研发费用为822万元、1162.1万元、1006.4万元,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0.45%、0.55%、0.61%,占比不足1%,合计金额仅2990.5万元。因此,业内人士也表示,八马茶业或许是用钱“砸”出来的茶业品牌。

  据报道,2018年,八马茶业在公司网站首页宣传其产品为“2018博鳌亚洲论坛指定用茶”,并在网站“招商加盟”页面中展示出了一份“博鳌亚洲论坛授权书”。同年9月份,博鳌亚洲论坛在官微发布声明,斥责八马茶业存在虚假宣传,伪造授权书的情况。最终,八马茶业向博鳌亚洲论坛郑重道歉,并进行赔偿。

 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,八马茶业在招股书中曾披露,2018年—2021年,公司涉投诉、举报113起,其中虚假宣传63起,质量问题23起,其他(产品执行标准、售假、超范围经营等)27起。

  在黑猫投诉等网络投诉平台上,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八马茶业屡遭质量安全问题投诉。有不少消费投诉称“八马茶叶茶饼泡完发蓝”“京东八马茶叶礼盒发霉长毛”“熟茶里面有头发、烟头”等。

  中国是茶叶大国,在茶叶消费量、种植面积、总产量方面均居世界第一。截至2024年4月,中国的现存茶叶相关企业数量达到163.8万余家。茶企数量虽多,规模却普遍较小,产品同质化较严重。基于茶叶市场现状,八马茶业致力于讲述百年茶的文化故事,成效尚不明显。

Copyright © 2018-2024 PG电子(中国区)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  xml地图  txt地图  网站地图  备案号: